“四聚四融”铸强发展“红色引擎”
文章字数:1367

孙艳阳 张艳花
在重庆这片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土地上,一场关于轨道交通建设与党建融合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1年,中国电建成功中标首个重庆地铁项目——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这一喜讯如同吹响的冲锋号,水电七局就此踏上了重庆轨道交通市场的深耕征程。
“这不但是我们的机遇,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在这里打造出精品工程,让‘红岩精神’在工程建设中闪耀!”项目建设团队以“四聚四融”为抓手,奏响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激昂乐章。
聚神融魂
以“学”提升政治“引领力”
项目党支部发挥“支部建在项目上”优势,始终将红色堡垒筑牢在工程一线。狠抓“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采取“研读+交流”模式,围绕安全、质量、科技、经营这些项目建设的关键要素。“个个学思想,先进讲党课”“红色故事我来讲”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次党课真是让我深受启发,咱们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些思想贯彻下去。”一位刚讲完党课的老党员对身边的年轻党员说道。自开工以来,先后有32人次登上讲台讲党课。
“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学习必须要和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为项目建设提供指导。”项目党支部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立足线上线下及时学、结合工作研讨学、重点引导深入学,结合工程建设需求,安排专人及时发布党建动态、政策法规、学习资料等,先后开展交流研讨26次。通过读书班领读、导学、研讨相结合,抓实党员干部理论学习。
“‘红岩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崇高精神,我们在重庆搞建设,就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每一个角落。”项目党支部精心打造“一支部一精神、一支部一品牌”,结合重庆地域特点,在施工现场设置“红岩精神”主题墙。
“每次经过主题墙,我都感觉充满了力量,那些革命先辈们太伟大了。”一位工人在施工现场说道。此外,党支部打造了廉洁文化长廊,并编写了“红色阵地游览手册”,带动广大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切实推进“红岩精神”的传承延续。
聚责融岗
以“实”夯筑体系“支撑力”
党支部始终是攻坚克难的“主心骨”,在工程建设中,“党建+”无一例外地都加出了效率和效益。
“大家要明白,党建目标和降本增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项目更好地发展。”党支部书记在成本控制动员会上反复强调。
“小骆,你负责的那个党建工作与降本增效结合点要再细化一下……”党支部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我们是党员,要在工程建设中冲在最前面!”党员先锋队队长在成立仪式上庄重宣誓。队员们纷纷亮出身份,许下庄严承诺,他们的身影成为了施工现场最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全体建设者奋勇向前。
党支部核算发现材料成本占总成本48%,控制材料成本至关重要。在材料价格下行背景下,党支部抓住机遇,采购负责人提出利用银行保理与供应商谈降价。
“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和供应商好好谈一谈……”采购负责人在商讨降价策略时说道。党支部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银行保理,以缩短账期为有力筹码,第一时间向各供应商发起降价邀约。最终与11家供应商签协议,降幅1.13%-19.05%。不仅如此,党支部还敢于突破传统,摒弃了以往的采购方式。直接与钢厂签订区域联采直供合同,钢筋价格大幅下降,降幅约4.2%。
“现在采购食材方便多了,还能保证新鲜,真是太好了。”食堂工作人员说道。党支部利用区位优势引入“美菜网”实现食材线上采购。此外,注重“温度管理”,推行“员工点餐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