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6-27版
文章字数:1071
    户外踏勘

  对标国际
  ISO认证工作从2022年7月正式启动,历时近2年半。整个认证过程充满挑战。
  语言障碍是个现实问题,首当其冲必须解决。ISO全英文认证,要求所有文件、记录和沟通使用英文,这对非英语母语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对技术术语的掌握及标准要求的深入理解。
  他们果断寻求当地咨询单位的帮助,以最快的速度深入理解ISO标准要求,并对照国际标准重新梳理和优化试验室的每一项工作流程,包括试验资料及体系文件的完善,设备与技术的升级,人员与环境的规范等。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数据打交道,反复验证每一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试验室技术负责人龚英说。
  捕捉试验的关键细节,将这些试验细节落地实操、实现标准化,一遍又一遍地培训当地巴方试验人员,提升他们的试验操作技能,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全世界试验室能力比对的角逐中,顺利通过了钢筋、水泥的性能检测,并于2024年3月完成了认证所需的所有内外部试验室的比对检测工作。
  ISO/IEC17025是实验室能力的国际通用标准,获得这一认证意味着试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份证书不仅是对我们技术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肯定。”李亚宁感慨道。
  不凡坚守
  巴沙项目中心试验室的技术人员或许没有直接参与大坝的混凝土浇筑或钢筋绑扎,但他们的工作却贯穿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试验室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却至关重要。”试验工程师赵楚说。每天,他都要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抗压、抗拉、抗渗等多项性能检测,确保每一批混凝土都符合设计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像工程的‘眼睛’,只有通过我们的检测,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试验室,像赵楚这样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如个性张扬、但实战经验丰富的试验工程师范叶飞;勤勤恳恳、心灵手巧的老师傅陈庆;舍小家、踏实肯干的“积极分子”孟周腱;认真细致、脏活累活从不喊累的“老黄牛”江琪;踏踏实实、面对琐碎工作从不抱怨的“小蜜蜂”刘磊。
  尽管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巴沙大坝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数据说话,用行动证明。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完成巴沙大坝的建设,更是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品牌影响力。”李亚宁说。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项目,巴沙大坝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一座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试验室将继续完善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为巴沙大坝的高质量建设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试验支持。
  而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者的歌声也将继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人为梦想而奋斗。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