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4-85版
文章字数:1459
    赵明洋在深圳地铁12号线铺轨现场检查轨距

高速度达160公里/小时,设计要求精度高,难度大啊!”
  对他这个小白来说,更感觉无所适从,本来开朗的小伙,每天都陷在“我该怎么办”的“旋涡”中,显得忧心忡忡。
  他在电话里抱怨“专业不对口、工作不好干”,外公、爷爷开导他“人,都有第一次”“你爸爸不懂外语,不也在国外干工程吗!”“年轻人,不懂就学嘛!”
  领导、师父也看了出来,鼓励他“人,就是要抗住压力,在压力中成长!”。
  他也自忖“怕啥,不就是学嘛!干嘛!”很快,他“游”出了“旋涡”。
  白天,在现场,他“扭住”外聘的专业“大拿”请教;晚上参加集中培训,认真做笔记;参观兄弟单位的样板段,学习经验;精调,不标准不下班;熟悉设备,不吃透不吃饭;与同事交流,取长补短;双眼通红,滴上眼药水接着干……
  就这样,他和同事们将“卡脖子”的“CPⅢ测量控制轨道精度”、“钢轨使用移动闪光焊机对接焊”、“高等减振地段采用减振垫浮置板道床”等技术一一拿下,终于,钢轨完成首焊,首组地铁轨道轨排拼装完成……
  他也品尝了收获,四川省QC小组成果二等奖、二级建造师、实用新型专利、公司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公司第七届青年论坛二等奖、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向他走来,大家对他的称呼,也由起初的“小赵”变成了“赵工”。
  转战深圳 “冷汗”变“喜悦”
  深圳地铁12号线,有着“紫霞仙子”之称,2020年10月,赵明洋在轨道二工区南山站---平峦山站负责技术工作。
  谁知,同样的铺轨工作,却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他觉得有了成都地铁的“经验积累”,认为“都差不多”,看图纸有点“走马观花”,没有仔细琢磨设计意图,对不同点、特点认识不足,出现了“复制粘贴”的情况,好在师父及时提醒,他也在“认识到了严重性、出了一身冷汗”之后迅速“悬崖勒马”。
  他告诉了父亲,父亲告诫他“再成熟的经验也要和实际相结合,否则,肯定会出问题!今后一定要注意!”
  从那以后,他仔细研究图纸、做好笔记,并结合去工作面、参加生产会、科研推进会进行总结,并向师父请教。
  面对“24.479千米的轨道铺设、疏散平台安装工作”“首调段轨通”的不变目标,以及“双线24公里仅能设一处铺轨基地的难题”,他和同事们一起跑现场、查资料、研图纸、四处“打探”,采用全线可视监控系统、新能源轨道车、新型轮胎式铺轨机、新型轮胎式罐车、多功能反力架、隧道仿形装置、增加工作面,铺轨进度不断刷新,最快月铺轨1.2千米。
  就这样,实现了首调段轨通、全线轨通,2022年11月28日,“紫霞仙子”顺利开通;在电话里,他向家人述说了喜悦“我取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个省部级工法、获四川省电力企业协会年度技能创新先进个人表彰、还有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最重要的是,和你们一样,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外公、爷爷非常开心“这才是水电后代该有的样子!”
  带着老一辈的肯定,他走上了工建维保项目总工程师的岗位。
  面对“大到80公里轨道桥隧检修、小到文件柜的名片、细到电缆表面不能有轻微勒痕等诸如此类‘小问题’的严苛标准”,他和同事们选择了“执行、改进、提高”。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300条标准化工班建设标准,他亲自带领技术人员,硬是两个月“消化”完成,并普及到工班职工。
  每天凌晨1点到4点,他和同事们在维保的各个工作面上悄无声息地忙碌着,为市民的顺利出行提供保障。
  然而,面对着亲朋好友“工作在繁华的大都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的询问,他揣起“未曾游街逛景、体会品味”的遗憾,以“忙、没时间!”搪塞。
  “我身上‘水三代’的烙印,激励着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我也会传承好水电精神、传承好水电家风的!” 赵明洋笃定地说到。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