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内控管理
文章字数:1775

张弘
伴随着我国企业较快的增速发展,及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各种潜在风险也日益显现,促使国家与企业认识到建立和实施科学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才能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加上近几年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局势不稳定,风险防范工作重中之重,项目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管理项目就是管理风险,本人通过多年工程管理、经营管理、审计及风险内控管理的经验。总结风险与内控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大家分享。
一、风险与内控管理
(一)风险与内控管理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努力和过程,以确保和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风险管理重要流程为收集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改进。
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实现目标,有效监管为目的管理。关键五要素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沟通是载体,内部监督是保证。
风险与内控管理就是,以风险管理的程序形成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同时又用内部控制体系来管控风险。
(二)外部监管要求
(1)2006年6月,国资委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南》(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要求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2)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 证监会审计署 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3)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执行并接收第三方咨询公司的年度审计,水电七局于2012年开始执行。
(4)2020年前,国资委要求上市公司每年报送风险管理报告与内控评价报告,2020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监督[2019]44号文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风险管理报告合为一个报告。
二、项目基础管理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项目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必须恰当,项目才能正常运转。目前,公司项目的呈现多样性,投资项目、水电、公路、市政、轨道交通人员配置也大不相同,关键是学历职称及经历;另外人力资源的薪酬制度,领导的业绩考核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使项目及时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及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方法,在管理制度编制,策划方案制定及重大风险管控等都需要此方法,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可以使项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主要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会计与出纳岗位分设,分包结算由不同部门签字确认,分包招标评标决策分离,计量签认单须二人以上签字确认等都属于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2.授权审批控制。职工岗位手册,重大业务和事项要求实行集体审批或联签,分包、设备物资采购按合同额度分级审批制度等属于授权审批控制。
3.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4.财产保护控制。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属于措施财产保护控制。
5.预算控制。要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6.运营分析控制。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在招投标中,分包单价与中标单价的对比表就能提供一个很直观盈亏情况。
目前公司的经营活动分析就是一项重要的运营分析,项目必须重视。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能让项目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项目内部、项目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如完成当月的结算需要工程部对于工程量的签认,需要质量部门对于质量的签认单位,经营部做好结算统计报表,得到监理业主的批复后财务部才能取得工程价款,同时这些部门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使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受控,并作出实效性。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