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1462
率为1.89%。当然,政府的补偿协议签订是质的保证。
(四)以“改”变强,化解风险
案例背景:2018年,C项目原市城乡规划局启动Y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C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范围仅8.76平方公里。因子项目拟发生调整,与财政部PPP项目库中本项目实施内容不符,项目存在违法招投标法的风险,项目面临退库的风险。
破解途径:在项目公司与政府的多次沟通协调下,实施机构下文《关于锁定并加快实施PPP项目的函》,对项目实施内容锁定。与此同时,区财政局、区发改局、管委会、区文旅公司以及项目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库更新小组。更库小组在多方位、多层次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就更库事宜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详尽咨询,得到省财政厅指导意见。
取得成效: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修改完善,最终通过省财政厅审核,成为全川首个更库成功PPP项目,对项目后续投资回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以“变”促优,规避风险
案例背景:D项目通过对主合同条款进行分析,研判出多项不利条款。针对不利条款积极主动同项目实施机构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规避了后期风险。
取得成效1:降低了工期延误风险
D项目将原合同中整体项目竣工验收后进入运营维护及付费期,变更为如有提前投入使用的,提前投入使用的部分可提前进入运营维护和付费期。
取得成效2:加大了政府违约成本
D项目原合同甲方不能按时支付合同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支付未付合同价款利息,乙方资金违约的违约金为未支付金额的万分之四,双方违约处理明显不公平,通过多次谈判变更为“按照乙方资金方面违约责任约定相同的处理方式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取得成效3:规避税务风险
项目公司的收益仅为资本金投资收益,为规避80%据实融资部分利息产生税金,与政府方签订书面补充协议约定:据实融资部分利息若产生额外的税金,则税金单独计入当年运维成本。
取得成效4:政府绩效考核的风险降低
D项目经过与政府方多次谈判,在补充协议中,把原合同大于等于95.5分取考核系数1变更为大于等于80分取考核系数1等,小于80分每分扣减系数1%,小于60分整改合格后按对应得分支付,提高了满分的保证率,同时也降低了扣分的梯度。
四、施工企业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的思考
“投资有风险,三思而后行”。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及上级转移支付,在当前“减税降费”背景下,更是考验着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
(一)做好确权管理工作
建设期就注重完善各项费用的投资认定、签字确认,做好验收、结算、绩效考核、付费申请等回款的基础工作。为加快支付进度,项目公司应向项目实施机构申请暂按目前已完成(已支付)投资金额计算,可用性付费和运营维护费待下次付费时修正,尽早的收回应收款项。
(二)保持与政府方的关系维护
政企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政府资金信息的及时获取,在用于支付PPP项目回款的资金到达相关部门后,争取优先回款。为确保回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必要时,还应推动与政府方的高层对接。
五、结论
综上,作为施工企业,承包经营是做稳企业的根本基础,投资经营是做强企业的有效路径,资产经营是做实企业的现实选择。投资经营要坚持“控增量”思维,量力而行,保持战略定力,有进有退,有舍有得,思危、思退、思变。后PPP时代,应加强存量PPP项目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做好各种因素的合理性分析及应对,加速资金回笼,才能够达成效益与公平双赢,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秦玉秀-《PPP全流程运作实物》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
2.王庆—《PPP财税处理实操指南》
(四)以“改”变强,化解风险
案例背景:2018年,C项目原市城乡规划局启动Y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C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范围仅8.76平方公里。因子项目拟发生调整,与财政部PPP项目库中本项目实施内容不符,项目存在违法招投标法的风险,项目面临退库的风险。
破解途径:在项目公司与政府的多次沟通协调下,实施机构下文《关于锁定并加快实施PPP项目的函》,对项目实施内容锁定。与此同时,区财政局、区发改局、管委会、区文旅公司以及项目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库更新小组。更库小组在多方位、多层次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就更库事宜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详尽咨询,得到省财政厅指导意见。
取得成效: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修改完善,最终通过省财政厅审核,成为全川首个更库成功PPP项目,对项目后续投资回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以“变”促优,规避风险
案例背景:D项目通过对主合同条款进行分析,研判出多项不利条款。针对不利条款积极主动同项目实施机构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规避了后期风险。
取得成效1:降低了工期延误风险
D项目将原合同中整体项目竣工验收后进入运营维护及付费期,变更为如有提前投入使用的,提前投入使用的部分可提前进入运营维护和付费期。
取得成效2:加大了政府违约成本
D项目原合同甲方不能按时支付合同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支付未付合同价款利息,乙方资金违约的违约金为未支付金额的万分之四,双方违约处理明显不公平,通过多次谈判变更为“按照乙方资金方面违约责任约定相同的处理方式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取得成效3:规避税务风险
项目公司的收益仅为资本金投资收益,为规避80%据实融资部分利息产生税金,与政府方签订书面补充协议约定:据实融资部分利息若产生额外的税金,则税金单独计入当年运维成本。
取得成效4:政府绩效考核的风险降低
D项目经过与政府方多次谈判,在补充协议中,把原合同大于等于95.5分取考核系数1变更为大于等于80分取考核系数1等,小于80分每分扣减系数1%,小于60分整改合格后按对应得分支付,提高了满分的保证率,同时也降低了扣分的梯度。
四、施工企业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的思考
“投资有风险,三思而后行”。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及上级转移支付,在当前“减税降费”背景下,更是考验着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
(一)做好确权管理工作
建设期就注重完善各项费用的投资认定、签字确认,做好验收、结算、绩效考核、付费申请等回款的基础工作。为加快支付进度,项目公司应向项目实施机构申请暂按目前已完成(已支付)投资金额计算,可用性付费和运营维护费待下次付费时修正,尽早的收回应收款项。
(二)保持与政府方的关系维护
政企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政府资金信息的及时获取,在用于支付PPP项目回款的资金到达相关部门后,争取优先回款。为确保回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必要时,还应推动与政府方的高层对接。
五、结论
综上,作为施工企业,承包经营是做稳企业的根本基础,投资经营是做强企业的有效路径,资产经营是做实企业的现实选择。投资经营要坚持“控增量”思维,量力而行,保持战略定力,有进有退,有舍有得,思危、思退、思变。后PPP时代,应加强存量PPP项目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做好各种因素的合理性分析及应对,加速资金回笼,才能够达成效益与公平双赢,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秦玉秀-《PPP全流程运作实物》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
2.王庆—《PPP财税处理实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