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6-47版
破解施工企业 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的思路
文章字数:2421
  邱文昌 吴再强 曲聪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时代”,PPP从增量时代变为存量时代,各大施工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在建或者已进入运维期的PPP项目。如何使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把资源转变为流动性更强的资金,腾挪发展空间,防范和化解企业重大投资风险和资金风险,是摆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探索施工企业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的破解思路,力求为施工企业从危机中寻求机遇,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中产生共鸣。
  【关键词】存量PPP 安全退出 破解思路
   一、施工企业投资PPP项目的必要性
  (一)建筑业传统工程总承包业务形势所需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工程合同条件苛刻,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以下3个方面。
  1.工程款支付比例降低
  在传统施工总承包项目中,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越来越低,有个别业主还要求采用大节点付款,变相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且不同意施工企业用银行保函方式置换全部或者超比例部分的保证金。
  2.结算周期过长,或施工过程中不办理正式结算
  工程结算对于建筑企业回收工程款至关重要。但个别业主强行要求延长结算期限,以便为其延长支付工程款提供依据。
  3.非现金支付方式增加
  部分业主为缓解自身资金压力,支付工程款时强行要求施工单位接受非现金支付方式,间接占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增加了施工资金风险或贴现的资金成本。
  (二)施工企业投资PPP项目的自身需求
  1.通过参与PPP模式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PPP模式的运作要求施工企业由传统的提供施工业务转为提供包括咨询、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在内综合业务。业务间的协同及互补效应将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业务市场,和新的利润来源。
  2.通过参与PPP模式有利于降低施工企业的履约风险
  PPP项目将建设、投融资以及运营维护的责任交由施工企业,建设、运营维护环节有效衔接,缓解了传统施工企业现金流,“两金”在流动资产的比例大幅下降。
  二、施工企业存量PPP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施工企业存量PPP项目存在的政策风险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PPP专门立法或条例,各相关方利益难以顺利通过法律途径得到明确保障。
  应对措施:做好公司PPP项目投资评审管理工作,坚持“事先算盈”的原则,“优中选优”地选择经济性强的PPP项目进行投资。
  (二)大量项目融资,推高企业资产负债率
  PPP模式占用资金大,需要进行大量项目融资,形成长期负债,造成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
  应对措施:与其他方社会资本方鼎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以降低其在PPP项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达到将PPP项目“出表”,进而减小投资风险,并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三)政府信用风险
  政府信用是经营PPP项目的关键,名义上是政企合作,但社会资本方一直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应对措施了解掌握当地政府实际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若综合考量后存在较严重的入不敷出情况,则应该放弃项目;其次要重点关注合同政府方违约处罚条款。
  三、破解施工企业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的思路
  如何尽快将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将资源转换为流动性更强的资金,腾挪发展空间,防范和化解企业重大投资风险和资金风险,是摆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课题。以我公司存量PPP项目为例:通过重点运用“退、减、运、改、变”等五种方式,尽可能优化回收条件,压缩投资回收期,有效降低企业PPP投资的安全风险,各个击破,探索存量PPP项目投资安全退出的实践方式,力求取得成效。
  (一)以“退”为进,防控风险
  案例背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正式发布,其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明确禁止了银行通过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以及银行理财资金以信托产品为通道,通过投入基金的方式实现对项目贷款的模式,导致公司A项目原设计的通过银行短期理财资金池嵌套信托产品实现项目建设资金募集的模式无法实现,该项目主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断绝。
  破解路径:1.完善合规问题后重新入库;2.模式调整,“不再采用PPP模式”;3.项目终止。
  采取措施:由于建设资金无法落实,选择理智停工止损,合理的“退库”是及时止损的最佳方案。
  取得成效:经协议各方与地方政府反复协商,地方政府最终同意终止此次合作,并解除原签订的各项合同。针对A项目已实施的部分,由新的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对已实施部分项目进行回购。这样既满足了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需求,也给施工单位退出该项目提供了通道,化解了该项目的投资风险。
  (二)以“减”增质,消减风险
  案例背景:B项目受宏观经济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政府支出责任将突破财政承受能力10%的红线,计划对项目进行调库,调整主要内容为:建设总投缩减,由74.5亿元调整为38.02亿元。
  采取措施:一是项目公司与政府、管委会积极沟通,采用分期开发方式,二期开发视一期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支付情况,再决定是否推进,有效化解政府偿债能力不足风险。
  二是以补充协议重新约定政府逾期付款的处理方式,违约利率从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10%,同时约定违约而造成运营成本及资本性支出增加而给予的叠加补偿,约束地方政府及时支付可行性缺口补助。
  三是调整优化项目合同中的使用者付费项目,在降低政府负债的同时,确保使用者付费的及时回收。
  取得成效:根据调库方案调整以后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大幅下降,平均每年支付金额减少约1.14亿元,极大的缓解财政支出压力,降低了政府逾期付费风险。通过合理的减少投资总额,极大地降低了下项目公司投资回收压力。
  (三)以“运”降本,提质增效
  案例背景:2018年国家PPP项目进入规范整顿阶段,融资环境收紧情况下,当PPP项目公司尤其是表外项目公司引入较大比例的专项基金时,基金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一般远高于融资成本。B项目开展了多元降本措施,通过有效的经营,置换高额的基金成本,也是降低存量PPP项目安全退出风险的重要措施。但,置换需考虑该项目公司可能并表带来的不利因素。
  取得成效:有效的将份额维持费2.55亿元从外部弥补1.84亿元,有效减亏72%;加上内部环节因素,共计2.34亿元,促使项目投资实际使用专项基金实际成本降至8.24%实际利率0.56%,不考虑内部环节因素XX基金的实际利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