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里的“巴适”新居
文章字数:1194

任思旭
冬日的天府新区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晴空万里下的116亩地块项目也迎来了它最重要的时刻,那就是大家翘首以盼的住宅新居交付。交房处热闹非凡,一家家人扶老携幼在小区门口拍照留影,在中庭水景花园驻足观赏,在休闲区、运动区亲身体验,收获这份“暖冬好礼”的同时,人们感受最深的便是水电七局强劲的“兑现力”。
从一纸蓝图到幸福交付,从造梦生活到品质呈现。经过三年的建设,成都天府新区片区116亩北地块项目住宅区于2023年末向业主正式交付。项目于2020年1月开工建设,2023年8月通过验收,12月集中一次性交付小业主,较合同工期提前两个月具备交房条件。截至目前,540套住宅已全部交付,一次交房率达100%。
9栋住宅小区中层层的叠水与绿岛相互穿插,利用高差打造的三维立体水景与起伏地形相呼应,创造出一个郁郁葱葱的原生态花园。漫步在绿色空中走廊,让人们通过更真实,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感受未来人居方式。
项目位于天府新区天府中心规划区,北地块占地54.9亩,总建筑面积约37.77万平方米,最大建筑高度98.1米。由于项目为改善性住房,设计规格极高,业主对质量要求也极高。本地材料及加工工艺均不能满足现场需求,部分材料需要从广东运送过来,甚至还要送到省外进行加工。
“这还不算最难的,总坪施工才是操碎了心。”项目负责人王敏介绍道,总坪图纸始终未固化,只能边施工、边讨论、边修改。再加上工期紧、任务重,工序复杂,工种繁多,场地有限……困难没有阻挡住大家,反而激发了项目团队的斗志,一定要出打造让业主“放心、省心、开心”的“三心”工程。
面对材料紧张,项目团队组织人手深入成都、重庆等地就近寻找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同时联系设计方对影响工期的材料进行设计优化变更。在总坪施工过程中,二十多个工种交叉作业,项目团队采取片区化管理责任到人,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组成跟踪小组统一协调部署,挑灯夜战反复讨论、规划、调整第二天的施工方案,有时甚至一棵树、一块砖的位置就要更改数十遍,只为达到最好的效果。在项目团队苦战了三个月后终于度过困难期,开始“甩开膀子”大干。
交房前的几个日夜是项目团队神经绷得最紧的日子。作为所有参建单位中首个100%交房的单位,项目部对每一处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检查,对所有的“瑕疵”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处理。
项目党支部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分片区、分楼栋对540户房间逐间进行反复检查。一遍不放心就查两遍,两遍还不放心就再来一次交叉检查,责任到人确保“零问题”交房。
交房当天,项目部特意组织了多支快修队,一旦交房时发现有问题,只需一个电话即可马上处理。不过“可惜”的是收房的业主对于自己的房子赞不绝口,这些快修队始终没有得到“上岗”的机会。
从单一项目到如今的片区管理,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项目团队始终怀着一颗工匠之心,将最好的作品呈现给业主。如今,他们的战斗仍在继续,北部地块540户完美交房后,南部地块也已提前半年具备交房条件,静待它们的“主人”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