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2-33版
文章字数:952
    隧洞内人工排险

    仰供滑模衬砌施工

  渠首、渠尾、最大流量段、最小流量段这些都是项目部需要克服的“头号”施工难点。
  李家咀隧洞全长4804米,是工程的第一座隧洞,但岩层结构特殊,地处川东北红层地区,隧洞地质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软岩强度低,承载力弱,自稳能力差,开挖卸荷后,岩石与空气接触,受爆破剪切和爆破松动圈影响,在短时间内,岩体失水分就会自行崩解、剥落、瓦解,遇水则软化、液化,失去稳定能力,造成初支变形、开裂,甚至塌方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项目部制定隧洞开挖9项安全条件验收确认制度,除了常规的“一炮三检制”,特别注重排险作业,先采用机械排险,再由班组长组织工人进行人工排险,清除松动的岩块,查看围岩状态,无异常再快速进行支护跟进作业。
  水电七局亭子口灌区项目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大家都尊称他为肖师傅,今年5月即将退休,仍然坚守在一线。每次排险作业,肖尚华老师傅都要在现场监督旁站,再三确认排险到位,日复一日、寒来暑往,从不曾有一丝一毫怠慢。他说:“站好最后一班岗,能在亭子口灌区这样的项目退休,感到很光荣。”他的责任感让人肃然起敬。
  李家咀隧洞下穿兰渝铁路、兰海高速、中石化硫化氢剧毒输气管线,地处元坝气田区,瓦斯气体溢出,隧洞沿线地面有老旧民房、水池、鱼塘、输电线路等,每一项都给隧洞增加了施工难度,是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项目中难啃的“硬骨头”。
  项目部在施工方案上采用“短开挖,弱爆破,排险到位,支护紧跟”的工艺流程,在安全管理上采用“九项安全条件验收确认”制度,在每个工作面,开挖班组、出渣班组、支护班组、喷浆班组30多名工人,长期周而复始,循环交替作业,繁忙而不紊乱,警醒却不紧张。
  建设者们在狭小的隧洞里,没有日月星辰作伴,昼夜与钢筋混凝土为伍,用默默坚守和辛勤付出探出了他们的掘进之路。
  亭子口灌区工程是《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确定的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水利扶贫、乡村振兴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冬雪将止,春风又至,七局男儿铮铮铁骨,铸就百年惠民工程。
  “一渠千山穿,沟壑欲相连,槽隧辉映山水间”是亭子口灌区工程线路的真实写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越山岗,跨溪河,只为涓涓江水流入千家万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