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1759


对于坚守雅砻江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来到卡拉坝址的第三年,也是他们迎来的第一次收获。
为了这次收获,2000多名建设者已坚守800多个日夜,远离城市喧嚣,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最大程度地整合施工资源,缩短工程营建工期。
在卡拉总承包部项目经理何福江看来:“大江截流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一个环节差了这个事就干不成。”
得益于雅砻江公司高度信任,后方领导大力支持,联合体通力合作,总承包部贯彻落实,各工区单位紧密配合。
时间拉回一年前,总承包联合体第二次董事会上,水电七局总部五楼会议室内,审议《卡拉水电站提前截流的报告》。
“卡拉水电站是对水电行业建设管理模式变革的再探索、再创新、再升级,总承包部经营班子要提高站位、提高认识,为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持与服务,进一步铸造电建品牌,以实际行动回报信任。”水电七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卡拉总包部联合体董事长张桥的一席话,让所有人达成了共识,坚定了信心。
纲举则目张,大家齐心协力,分头行动。于是,厚重的大山在大家的努力下变得四通八达;枢纽区两岸近千米高差边坡上遍布的危岩体变得“乖巧听话”。
“这儿就是地质百科全书,在垂直高度近千米的边坡上,前期所有材料都要肩扛手提。最难的还是危岩体治理,最深处锚索需要打60米,平均7天才能成孔!”大坝工区主任庄海龙带着东北口音回忆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散发着光。
提前截流的必要条件就是导流洞完成过流,对此他们提前策划,优化导流洞支洞布置,改为洞中洞的方式,尽量不受外部危岩影响,额外增加钢模台车和钢筋台车,增加施工作业面,提升钢筋安装速度和衬砌效率,多工序齐头并进作业,增加现场专业人员管理,确保工序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控制,减少返工概率和缺陷处理工序,间接节约导流洞施工工期。全面开展劳动竞赛,工地现场一片火热……
“小石转运时间为6分钟,考虑反铲挖装4分钟,等待2.5分钟,卸料2.5分钟,单车循环时间为15分钟,单车装运18方。小石、中石运输强度为57.6方每分……”为保障截流万无一失,提前开展截流演练,复核施工组织设计中各参数,并针对合龙、陷车、车辆故障、取料区发生垮塌等种种重点及突发不利事件开展演练,提高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针对以上情景的处理效率,为截流施工保驾护航。
一场简短的大戏背后,藏着无数人的努力,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也藏着赓续光荣续写奇迹的水电初心与梦想。
自2003年开始,下游60公里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就出现了七局人奋斗的身影。坝高305米的世界第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难度在世界施工界罕见,创造世界级水电工程的奇迹。
而在上游33公里的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项目杨房沟水电站,作为引领国内水电行业“第二次鲁布革冲击”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是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其建设难度同样不容小觑。
从锦屏水电站到杨房沟水电站,再到卡拉水电站,很多七局人已经在这条江上奉献了大半辈子。不同的是,当地百姓种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庄稼,而七局人种下的是钢筋混凝土,收获的是一盏盏点亮黑夜的灯火,是灯下的欢声笑语。
和“合” 乘风破浪启新程
“卡拉水电站顺利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工程正式转入主体工程建设新阶段,对推动后续工程建设,有效落实环水保工作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抓紧组织围堰施工,确保今年防洪度汛安全。”雅砻江公司卡拉建设管理局局长曾新华表示。
提前10个月,一个水文年实现大江截流是实力的证明,努力的结果,更是未来的希望。对于他们来说,提前截流不仅给合同履约带来了极大的优势,更为下一步的千米级高边坡危岩体治理、右岸坝肩顺层开挖支护、绢英岩化板岩开挖支护等一个个难题提供了充足的攻关时间,也为水土保持、安全度汛和电站早日投产发电提供了保障。
卡拉水电站建成后,将以500千伏一级电压接入四川主网运行,加快建设进度,不仅可以替代大量的煤炭或油气资源,有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时也将增加就业和地方税收,带动该地区其他资源的开发,对促进沿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站位于高山峡谷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点多面广、组织布置难度大。下一步,他们将深入探究并发挥EPC水电项目经营及管理优势,并充分结合智能建设、BIM等现代技术,优化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打造高效率、高标准水电项目。
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这是每个人秉持的信念:卡拉一定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