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4-25版
文章字数:1366
    肘管吊装

    调压塔封顶

  的工作不好干!
  工区集思广益,靶向问诊,连施三招。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的管理增加了许多新东西。”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及时调整施工计划,设备物资“保供应”,临时碰头会及时解决大事小情,一天驱车百十公里察看现场进度;增加安全文明施工投入,组织开展安全月、质量月活动,每周召开安全会;开展技术培训、导师带徒、班前交底、加强过程管控……
  面临协调、天气、设备问题、方案确定及进度压力等不一而足,建设团队越“难”越“敢”,屡创佳绩。
  A7标完成双线内衬区间331节、近4000米内衬钢管的安装任务,成为全线首个完成双线内衬钢管安装的单位。
  B1标完成6台机组蜗壳及肘管、4台桥机、2台文丘里流量计、4套蝶阀的安装工作,完成泵站副厂房、变电站、调压塔、库盆等部位接地装置安装10552米、辅机管路安装4976米。
  为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项目以科技赋能,铸造新时代“大禹工程”。
  通过BIM优化泵组安装方案;采用“热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方式取代传统环氧油漆喷涂,实现绿色环保、效率高、饮水安全,使用年限达到100年;《珠三角引水工程15#井小梁切割扩大孔口尺寸优化》成果,减少31节钢管的制造数量和31条环缝的焊接;《盾构隧洞内衬钢管运输安装台车研究》成果,提升洞内运输效率1.5倍;《引水钢管洞内智能焊接机器人台车研究》成果,提高A7标洞内近20000米的焊缝焊接时效,且焊接一次合格率高达99.85%;“深基坑泵组座环蜗壳吊装就位技术创新”成果,6台泵组蜗壳提前54天安装完成;“提升现场泵组座环蜗壳法兰面水平精度”技术,高新沙泵站6台泵组座环蜗壳以100%优良率通过联合验收;“引水工程大型钢岔管水压试验方法创新”拿下国内首例应力监测光纤加岔管水压试验。
  已完工程合格率达100%,“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优秀施工单位”等荣誉接踵而至。
  实干保通水
  全线通水的日子到来前,调压塔施工、其他工作的同步推进、泵组调试等重头戏即将上演。
  台风、暴雨、暴晒,再加上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工期一缩再缩。
  “职工目标明确,就连走路都在讨论工作。”粟皓维回忆道。
  调压塔,未来水资源教育重要展厅、全线唯一超高型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国内在建最高调压塔,担当着重要“调节器”与“枢纽站”作用,总高107米,其中钢管安装80.8米,最大吊重47.7吨,最大吊装高程61.5米,被建设者称为“广州第二小蛮腰”。
  采用“多瓣立式内衬钢管安装施工升降平台”新成果,一举解决雨季、高空、工序交叉和起重设备相互干扰带来的诸多困难,提高安全施工水平,极大保护钢管内衬的油漆涂装完整性,降低人员上下攀爬的劳动强度。8月11日,成功封顶。
  工区不断优化技术方案,调整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现场管控,保证设备物资的供应,节点目标一一实现。
  A7标GZ14号工作井至GZ13-1号工作井提前34天完成双线内衬区间钢管的安装任务。因质量优良率达100%、安全文明施工优良,业主及质安站带领其他标段共同学习。
  B1标高新沙泵站首台泵组转子顺利吊装,系全线首台完成吊装的转子;再接再厉,泵站机组克服“多系统配合难度高,调试过程复杂、难度大”困难,空载及无水调试成功,电压、电流、振动摆度及各部位温度等各项参数正常,12月5日,充水一次成功,较全线通水节点工期提前15天,获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质量信得过班组”表彰。
  时光不负有心人,“水自西江来,润泽大湾区”终成现实。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