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1178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解决珠三角水资源供需矛盾,全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并确定由粤海集团负责投资、建设与运营。
工程全长113.2公里,西起佛山顺德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自西江取水沿途输水至南沙高新沙水库、东莞松木山水库及深圳罗田水库,把清澈的西江水东送,为广州南沙及上百公里外的东莞、深圳“解渴”,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
2019年5月,这项投资约354亿元的“超级工程”全面开工,来自国内顶尖的水利设计院和施工队伍同台竞技、各显神通。
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作为主力军,承担A7、B1、B4三个标段的土建及部分安装任务。
“身为央企,参与其中,责无旁贷。”水电七局珠三角B1标项目负责人唐孝林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改善长期困扰广东的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难题,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17.08亿立方米,惠及人口超3200万,支撑约1.7万亿元GDP用水需求。”
三高标准造精品
高高耸立的调压塔、广阔的高新沙水库,从一片片农田村庄上逐渐形成“三角形”的轮廓。随着隧洞闸门缓缓打开、汩汩江水徐徐入库,似蒙尘明珠,一朝拂净尘土,闪耀在广州之南,喃喃诉说。
作为迄今为止广东省建成投资额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B1标项目总工程师胡志明形象地介绍:“此工程既要能‘上天’,也要能‘入地’。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工程团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挑战。”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向上,需“征服”国内最高调压塔、全线调水“心脏”―― 高新沙调压塔。其内径12米、外径15米,地上地下纵向塔高近104米,在工程全长113.2公里长距离、大流量输水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调节器”和“枢纽站”的作用。
向下,需顶住在纵深40米至60米地下空间建造输水管道的巨大外部压力,完成15034米的盾构掘进,并克服上管内水流压力大,隧洞衬砌设计难度罕有等挑战。
与此同时,全线唯一新建高新沙水库为平原水库,集雨面积为88万平方米,水库总库容482万立方米,在大面积深厚淤泥质地层中由挖、围形成,尚未发现文献和工程报道,属国内首次;输水钢管直径达到4.8米之巨,运输、安装均需专门研发专用工具车和焊接机器人,还需采用特殊防腐工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
“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这句话植根于每个建设者的心中,盾构机掘进、混凝土浇筑、出渣车飞奔,一场速度与质量的较量轰轰烈烈地展开。
坚持高点定位、高标推进、高效开展,积极协调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做好施工筹划,除固定施工员负责安全质量控制外,“下沉党员”及时协调、解决、反馈现场的施工障碍和问题,保证各项施工生产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工程进度不断提速:
B1标提前19天完成调压塔结构封顶,提前12天完成高新沙主泵房厂房封顶;
B4标三次刷新工程预应力内衬月度施工纪录;
A7标创下单周完成9幅地连墙、42
工程全长113.2公里,西起佛山顺德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自西江取水沿途输水至南沙高新沙水库、东莞松木山水库及深圳罗田水库,把清澈的西江水东送,为广州南沙及上百公里外的东莞、深圳“解渴”,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
2019年5月,这项投资约354亿元的“超级工程”全面开工,来自国内顶尖的水利设计院和施工队伍同台竞技、各显神通。
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作为主力军,承担A7、B1、B4三个标段的土建及部分安装任务。
“身为央企,参与其中,责无旁贷。”水电七局珠三角B1标项目负责人唐孝林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改善长期困扰广东的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难题,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17.08亿立方米,惠及人口超3200万,支撑约1.7万亿元GDP用水需求。”
三高标准造精品
高高耸立的调压塔、广阔的高新沙水库,从一片片农田村庄上逐渐形成“三角形”的轮廓。随着隧洞闸门缓缓打开、汩汩江水徐徐入库,似蒙尘明珠,一朝拂净尘土,闪耀在广州之南,喃喃诉说。
作为迄今为止广东省建成投资额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B1标项目总工程师胡志明形象地介绍:“此工程既要能‘上天’,也要能‘入地’。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工程团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挑战。”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向上,需“征服”国内最高调压塔、全线调水“心脏”―― 高新沙调压塔。其内径12米、外径15米,地上地下纵向塔高近104米,在工程全长113.2公里长距离、大流量输水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调节器”和“枢纽站”的作用。
向下,需顶住在纵深40米至60米地下空间建造输水管道的巨大外部压力,完成15034米的盾构掘进,并克服上管内水流压力大,隧洞衬砌设计难度罕有等挑战。
与此同时,全线唯一新建高新沙水库为平原水库,集雨面积为88万平方米,水库总库容482万立方米,在大面积深厚淤泥质地层中由挖、围形成,尚未发现文献和工程报道,属国内首次;输水钢管直径达到4.8米之巨,运输、安装均需专门研发专用工具车和焊接机器人,还需采用特殊防腐工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
“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这句话植根于每个建设者的心中,盾构机掘进、混凝土浇筑、出渣车飞奔,一场速度与质量的较量轰轰烈烈地展开。
坚持高点定位、高标推进、高效开展,积极协调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做好施工筹划,除固定施工员负责安全质量控制外,“下沉党员”及时协调、解决、反馈现场的施工障碍和问题,保证各项施工生产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工程进度不断提速:
B1标提前19天完成调压塔结构封顶,提前12天完成高新沙主泵房厂房封顶;
B4标三次刷新工程预应力内衬月度施工纪录;
A7标创下单周完成9幅地连墙、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