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100-101版
闪耀星汉的天纵英才——苏东坡
郁华君
文章字数:1538
那日,参观“三苏祠”,踏足了这个让眉山人傲娇的府邸。
  听着导游的详尽解说,我才真正了解了苏氏“一门三父子”的精彩人生,当然也就知道苏东坡和诗仙李白相比,其才华横溢的非凡地位!他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是一位政治家、美食家、多情子。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还是我们的同行前辈—— 工程师,妥妥的银河系文理全才。
  众所周知,苏东坡的诗词文章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诗文开宗立派,清新豪放,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真挚抒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裹挟着江水气势磅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吟唱思念之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雨沧桑也能旷达超脱。这些名篇佳作,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诗词歌赋,苏东坡的书法造诣也是位列“苏黄米蔡”第一。他的书法丰腴饱满,遒劲姿媚,笔力雄健又不失秀美,是“尚意”的开创者。元丰二年,他因乌台诗案入狱,贬谪到黄州,躬耕于东坡。时值寒食节,苦雨连月,秋风萧瑟,苦闷的诗人心中生出无限悲凉,遂挥毫泼墨,作诗二首,成就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悬针、变奏、飞白、牵丝、堆墨,笔势起伏跌宕,气势奔放,那年的笔迹,已成绝响的叹息。
  “老饕”苏东坡,是一个被文学才华耽误的厨子。他几度宦海浮沉,一生外放辗转各地,遍尝人生酸甜苦辣,写就随缘自适的诗意人生,在美食中寻找本味,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东坡美食。“火候足时他自美”,不管是四方敦实的东坡肉,还是肥而不腻的东坡肘子,都展现了他在美食方面的烹饪才华。他“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猪肉颂》,“日炎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食荔枝》,不仅吃得津津有味,还把这些美食写进了锦绣文章,真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诗酒趁年华”。
  苏东坡同大禹、李冰等名列中国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妥妥的水利工程行家里手。最具代表性者,莫过于他在杭州对西湖的治理改造。为了疏浚西湖,他奏章“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清理淤泥、加深湖底、拓宽湖面,改善了西湖的水利条件,并将挖出的淤泥和葑草筑成苏堤,不仅为百姓提供了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还为后人留下了风景如画的“苏堤春晓”与“三潭印月”。除此之外,他在各地还带领着百姓去务农、挖井、治病、建校、讲学、传道,真是个有担当的“工程师”!
  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身边自然少不了优秀的女性。青梅竹马的王弗,与他红袖添香、心有灵犀,占有了“天下第一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持家里手的王闰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种得了田园、登得了高堂,陪他外放黄州,在东门开荒种田,终成“东坡”名号流传千古;红粉知己的王朝云,深得他的喜爱,有感而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彼此扶持一起熬过最艰苦的政治寒冬。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苏东坡的多才多艺和杰出成就,其实都是作为政治家的怡情别趣。他一生宦海起落四十年,其中三十三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秉性耿直、“不合时宜”的苏东坡因谏议导致新党不容,旧党不纳,但他坚持为天下苍生而忧心,实事求是为民请命,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干家。不管是在“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主张“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有清风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是个充满智慧的“大人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苏东坡。正如他人生最后一首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样,是对自己一生的客观总结。鲜衣怒马时“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运不济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别离感伤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命运坎坷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最后还不都是归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超然,“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