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1224
艘航运出发在即。绿满矿山,和谐共生,一份“富矿精开”的答卷正优质作答中。
塞尔维亚、波黑、北马其顿、苏丹、越南……水电七局先后在20多个多家和地区,参与建设77个海外项目,涉及水利电力、新能源、高铁、公路、房建、市政、煤矿、机电安装、装备制造等多个业务领域,助力“丝路”联通更密、沟通更强、合作更多、口碑更好,生动展现“一带一路”壮阔画卷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丰硕成果。
大道远行 所链皆得实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单单以“百舰万人牵浪行”之势出海参与单一土建施工,已不再适应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水电七局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延伸上下游触角,多元发展。
水电七局以EPC交钥匙合同模式承建的PKM高速公路项目,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加大科研攻关、强化现场履约等一揽子措施,实现提前13天整体竣工目标,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将土建施工、金属结构制造、机电安装等“打包营销”,实现“1+1+1>3”协同成效;投资建设的巴沙大坝标项目砂石系统是亚洲最大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每小时3200吨,成品骨料生产能力每小时2600吨……
深度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在风光储氢等方面持续发力,2022年签约新能源合同12个,总装机规模超1GW,初步构建起新能源“设计-采购-施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作共赢”,水电七局全力推行属地化用工。减少中方作业人员,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巴基斯坦特瑞姆拦河坝修复升级项目,合同总额约6亿人民币,现场中方管理人员却只有7人,聘用当地管理及劳务人员上千人,通过背靠背合同协议,项目部与当地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体;PKM项目,累计聘用当地人1.7万余人次,高峰期时,用工本土化率高达95%以上;塔贝拉四期扩建工程,施工高峰期,当地雇员达1500人,其中绝大部分人因业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塔贝拉五期扩建工程项目续接“铁饭碗”。
目前水电七局海外项目用工本土化率超85%。通过“导师带徒”、专项技能培训、技能比武、岗位练功、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机械设备操作手、普通技术工人、各类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师等数万人。“不少当地雇员从‘徒弟’变成‘师傅’,一人教带十几个当地新手。”
大道远行 所研皆结硕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之时。水电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受住一个个世界级考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质生产力、核心竞争力。
你见过“大海捞针再引线”吗?将最大单节重32吨的8节叠梁门,精确放入水下100米深且只比它大0.3米的闸门槽内。
七局人勇闯科技“无人区”,利用“RTK测量+ROV机器人探测+空气提升”系统,4个月清淤约1.4万立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篮球馆,闸门槽得以清空,紧接着利用吊装一体化平台,采用测量转移与重定义、RTK全站仪、纯水液压抓梁等手段,高效完成检修门分节改造安装,实现水上厘米级定位,最后通过塞尺测定、顶推稳定装置等,解决吊装入槽后门节校正协助封堵问题。
塞尔维亚、波黑、北马其顿、苏丹、越南……水电七局先后在20多个多家和地区,参与建设77个海外项目,涉及水利电力、新能源、高铁、公路、房建、市政、煤矿、机电安装、装备制造等多个业务领域,助力“丝路”联通更密、沟通更强、合作更多、口碑更好,生动展现“一带一路”壮阔画卷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丰硕成果。
大道远行 所链皆得实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单单以“百舰万人牵浪行”之势出海参与单一土建施工,已不再适应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水电七局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延伸上下游触角,多元发展。
水电七局以EPC交钥匙合同模式承建的PKM高速公路项目,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加大科研攻关、强化现场履约等一揽子措施,实现提前13天整体竣工目标,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将土建施工、金属结构制造、机电安装等“打包营销”,实现“1+1+1>3”协同成效;投资建设的巴沙大坝标项目砂石系统是亚洲最大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每小时3200吨,成品骨料生产能力每小时2600吨……
深度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在风光储氢等方面持续发力,2022年签约新能源合同12个,总装机规模超1GW,初步构建起新能源“设计-采购-施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作共赢”,水电七局全力推行属地化用工。减少中方作业人员,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巴基斯坦特瑞姆拦河坝修复升级项目,合同总额约6亿人民币,现场中方管理人员却只有7人,聘用当地管理及劳务人员上千人,通过背靠背合同协议,项目部与当地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体;PKM项目,累计聘用当地人1.7万余人次,高峰期时,用工本土化率高达95%以上;塔贝拉四期扩建工程,施工高峰期,当地雇员达1500人,其中绝大部分人因业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塔贝拉五期扩建工程项目续接“铁饭碗”。
目前水电七局海外项目用工本土化率超85%。通过“导师带徒”、专项技能培训、技能比武、岗位练功、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机械设备操作手、普通技术工人、各类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师等数万人。“不少当地雇员从‘徒弟’变成‘师傅’,一人教带十几个当地新手。”
大道远行 所研皆结硕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之时。水电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受住一个个世界级考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高质生产力、核心竞争力。
你见过“大海捞针再引线”吗?将最大单节重32吨的8节叠梁门,精确放入水下100米深且只比它大0.3米的闸门槽内。
七局人勇闯科技“无人区”,利用“RTK测量+ROV机器人探测+空气提升”系统,4个月清淤约1.4万立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篮球馆,闸门槽得以清空,紧接着利用吊装一体化平台,采用测量转移与重定义、RTK全站仪、纯水液压抓梁等手段,高效完成检修门分节改造安装,实现水上厘米级定位,最后通过塞尺测定、顶推稳定装置等,解决吊装入槽后门节校正协助封堵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