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创优
文章字数:840
大古水电站全投发电的四台机组
定子智能化恒温防护棚 郭志胜 陈琛
地球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耿赤雪山之下,世界最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中,中央支持西藏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西藏装机规模最大的电源项目—— 大古水电站,水电七局人用豪情书写雪域创优故事。
创新破局 投产典范
海拔3451米、最低温度零下20度、温差最大超31度、含氧量不足内地的70%。
这样的自然条件,预示着工程面临着超高海拔、特大温差、生态脆弱、含氧量极低等世界级极端恶劣条件的挑战。
4台单机容量165兆瓦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660兆瓦。2019年3月,工程开工,问题摆在水电七局机电安装建设者的面前。
“卒子过河,只能前进!”项目负责人廖志刚说,“话好说,可如何破局?实在是个难题”。
“项目部班子成员在商讨,另一边,分局也在研究、关注、指导着我们”廖志刚表示:“经过集思广益,用科技创新来破局的思路应运而生”。
低温对定子组装有影响,不怕!
定子智能化恒温防护棚亮相,将定子组装的小环境温差控制在2度以内,如此一来,定位筋安装合格率达100%,定子组装质量优良。
含氧量低,导致人工功效下降,没事!
磁轭冲片环形机械吊装装置一一解决,职工们都说,这个装置真好,不但功效提高了一倍多,干活再也不气喘吁吁,还安全多了。
为缩短转子与推力头的联接时间,研发的推力头提升装置不但缩短了联接时间,还有令人意外的“惊喜”—— 取消转子二次提升、调整对装发电机轴的工序。
由此,总结而成的《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下大型混流式机组安装技术》闪亮登场,获得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高寒高海拔地区大型水电站智能建造和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发表,获得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不仅如此,还获得多项专利、工法及QC成果。
他们品尝到“创新破局”的甜头——
2021年5月21日,1号机组提前3个月发电,向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献礼;
7月15日,2号机组提前3个月发电,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9月27日,3号机组提前7个月发电,向新中国成立72周年献礼;
12月20日,4号机组提前7个月发电。
写下“一年四投、当年全投”的国内高海拔大型水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