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102-103版
要啃硬骨头 还得硬碰硬
——记空港新城项目技术人员沈榆岚
文章字数:2158
    工作中的沈榆岚

  “都说三座大桥难,那就派上沈榆岚!”根据项目部工作安排,沈榆岚这颗螺丝钉已在这三座大桥的关键技术岗上兢兢业业奋战了一千多个日夜。
  “沈主任的专业,没话说!”
  空港新城项目三座大桥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都东部新区空港新城,其中,东一线大桥是一座五跨连续下承式大跨度空间网状弯曲拱桥。由于异形钢管网壳拱结构在桥梁上首次运用且无专门的规范作为设计依据,再加上异形厚壁高强钢构件加工制造难、工艺要求高,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东一线大桥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为突破一个个建设难关,沈榆岚多次前往江苏、上海对生产厂家、高校进行考察调研。他不顾昼夜、风雨兼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跑了许多的地方,开了无数次会,咨询过许多专家和教授。与专业单位沟通自己所遇到的难题,他不盲目听专业单位鼓吹,而是反复咨询多家设计、其他专业厂家及专家进行核实确认,最终施工图顺利落地,施工方案设计等难题得到顺利解决。
  前段时间设计方整理桥梁数据,对于现场的一些小数据不清晰,打电话询问沈榆岚时他正在现场,但他听到问题后,脱口就说出控制高程是405.5。许多数据他不对台账也能对答如流,两年前那些不起眼的小数据他竟还能了然于胸,能达到如此专业细致,他为桥梁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设计都佩服:“沈主任的专业,没话说!”
  “沈主任这个人啊,轴!”
  专业是立业之本,敬业是立身之本。对于专业,沈榆岚有自己绝不退让的坚守,面对一分一毫的细微差距也绝不放松,他说:“要么我就不做,要做我就必须做好!”
  他的果断是出了名的,“我不喜欢拖延,有要做的事我就要立马去做”,沈榆岚这份责任心让许多甲方又爱又恨,有时候急需的资料和数据,他便立马去询问落实,甲方不在便一直等,监理也被他这份执着打动。
  要说沟通协调,沈榆岚也是出了名的轴。有次找甲方签一个材料,而甲方负责人要处理的事务在桌上堆成了小山,工地上上下下百号人等着开工,一筹莫展等下去根本来不及!关键时刻领导就派出了沈榆岚,他首先拿着材料到负责人办公室等着,无果后,第二天他又接着来,负责人出去开会,开完会吃了饭回来发现他还在,一问“你吃饭没?”沈榆岚摸着头笑笑说:“没呢,姐,没事我等你。”负责人终于被这份恒心打动,将这要急的事务提前办了。干工程其中苦累难以言喻,有一颗锲而不舍能吃苦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轴心尤为重要。
  作为一位得力干将,沈榆岚能让领导省心。工地上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沈榆岚如同一道严格的关卡,他能处理好的绝不让领导操心,“找到我的事情很多,但如果最后要汇报给领导的问题更少,那我才算把工作做好。”抱着这种负责任肯干事的原则,对接过沈榆岚的领导都对他一致好评,他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和直率的个性好似一匹与众不同的千里马,在空港新城项目遇到了能用好他的伯乐。
  “哪最棘手,我就去哪!”
  十月东一线跨绛溪河大桥合龙后,他被派遣到北一线跨绛溪河大桥,北一线大桥为五跨一联钢结构斜塔斜拉桥,弧形桥塔向主跨一侧倾斜,其结构体系复杂,多处构造在国内首次运用,6万千牛背索规格国内最大,300吨级铸钢件拉力转换件为国内首创,设铰接受拉墩的斜拉桥结构形式也是国内独一无二。
  空港项目多位队长去管北一线都显得吃力,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承受能力与心理的极大考验,直到沈榆岚临危受命带着洗漱用品往北一线工地一住下,北一线这个老大难问题才算是由这个定海神针定住了。沈榆岚说:“其实也没难到无从下手,我来空港之前都没干过桥,但工程技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肯钻研就一定可以做好!”他去北一线短短一个月,理清一切繁琐事宜,梳理接下来的计划安排,北一线开始步入正轨。
  “师傅骂得对!”
  沈榆岚是每天最早去工地的人,只要现场还在施工,无论多晚他都会坚守现场,每周例会、日协调会他都会给大家梳理大小事务,以身作则是他教育徒弟的前提,他对徒弟极为严格,任何一点失误他都会立即指出,毫不留情,有时言语不免重了些,但徒弟们对师傅说的最一句话都是“师傅骂得对!”新人们不怕管,只怕没人教。谆谆教诲,潺潺写春秋。沈榆岚每次批评完后定会细心教导,让徒弟们受益匪浅,爱憎分明的他也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徒弟们的工作他懂得放手:“大胆去做!出现问题我肯定和你们一起解决,但一定要去做!”
  他对徒弟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尊重每个人”,现场管理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无论是工人还是监理、设计,他总告诉大家“多换位思考,真诚待人,只求问心无愧,交往注重真心换真心,你真诚待别人,别人总不会为难你。”第二个要求是“学会发现问题”,在现场凡事一定要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只要他呆一段时间现场,周围人的工作态度都会不自觉地被其影响。沈榆岚从生活出发,改善北一线大桥现场职工伙食,他深知现场苦,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吃饭必须在一起吃,一边吃饭一边聊聊每日工作情况、了解兄弟们个人思想动态。每周他都自掏腰包给兄弟们加餐,晚上有时下班后无事,他偶尔也会跟着手下的年轻人玩当下时兴的益智桌游,在桌上大家笑闹作一团,上班时严肃的沈主任也全然变成了大家的沈哥。
  东一线从定方案到通车,其中过程艰辛难以言喻,如今东一线已顺利通车,沈榆岚又开启新的挑战,专啃北一线这块硬骨头,在这三座大桥的技术大战中,沈榆岚无惧挑战,用实力和技术与难度交手。在蔚蓝的天际线下,显露的是三座大桥的壮丽和宏图,深藏的是沈榆岚及空港团队的坚韧与睿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