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律合规思维赋能工程 项目经营管理
文章字数:2239
朱小燕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最末端的神经,又是企业经营中最前端阵地。在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施工项目商务管理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提升管理”工作方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运用法律合规思维更好地防范风险,确保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业者加以思考和关注。
一、项目经营管理要树立“两精”精神,就是要精通工作业务,精通相关法律及合规要求
项目商务管理需要从业者树立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工期、安全、质量、进度、环保五大方面和人材机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以“巧”为心精打细算。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相关法律知识,确定行为的底线,确定不可压缩的成本费用。
(一)目标明确,找准定位
在项目中标之初,要从项目驻地建设、工程重难点、社会市场力、工料机价格、前期设计图利润点、项目人员组织等多方面事无巨细地进行讨论和思考。项目要加强与协作单位沟通,做好前期“谈判”工作;仔细核查图纸、清单,确定项目工程利润点;要深入调研,对拟合作者开展必要的业务、法律、财务方面的尽职调查工作,通过调研指导实践,多方面,多角度考察劳务队伍和协作单位。
(二)积极作为,严格管控
商务人员应当主动加强与财务、材料、设备、工程等部门的横向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提升项目效益。
(三)建立法律合规思维,以“法”为据、以“规”为准
项目商务人员应当学法、守法、用法,用最优成本获取最佳效益和收获。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项目商务人员除了要学习预算、招投标、造价、采购等一些经济范畴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了解我国合同及工程相关的《民法典》、《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和《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用法治思维,证据意识处理项目部的涉法事项。
二、项目经营管理赢在“细算”
(一)现场效益就是精打细算省出来的成本预算紧密贴合项目实际和目标,责任成本分解与管理做到卡控到位,项目进的每一项成本支出都要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为项目节约人材机消耗,真正做到每一道工序都能够严控成本。
(二)认真负责起草合同文件,参加合同编制及签订工作,处理合同纠纷、索赔等事宜。以合同为主线,以目标为导向,关注项目策划和执行。
三、以法律合规思维建立全方面规避合同风险的屏障
施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全部来自于合同,一部分是直接来源于合同义务中相关方在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瑕疵行为,一部分是来源于因签订合同带来的风险未能被相关人员及时发现,而未能做出相应的、正确的行为所导致的。
合同管理,可以说是项目商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何规避合同签订的风险?我们要以法律思维,从前期防范、中期履行和后期处理的多重角度来构建规避合同风险的全方位屏障。作为项目商务人员要切实履行起对合同依法合规签订与履行监管的职责。一旦在合同管理上出现重大失误,给企业甚至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企业可以根据制度问责,国家可以根据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一)建立涵盖防范合同前期、中期及后期风险的屏障
1、在前期防范方面,项目部要建立合同管理机制
重点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和签约流程控制(承办部门合同起草⸺�项目评审⸺�签字盖章-发放备案),要根据分级管理原则下的授权,对需要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批的及时履行报批程序。主要原因合同条款不全面、有漏洞没有将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表达清楚,引发履行争执;文字描述不严谨,不严密,书写不规范,前后冲突。
2、在合同中期履行中,始终要关注履行控制与记录
要建立合同履行台账监控,时刻关注合同履行、变更或终止情况。下列行为应当避免发生:
不做合同交底,导致真正落实合同责任的项目管理人员不了解、不掌握合同内容。
不重视合同变更管理(主体变更和设计、施工方案变更,质量和工期变更)。
应当发出、确认的书函没有或者没及时发出、确认,没能全部做到“文书化交往”。
应当索赔的没有办理索赔手续,丧失了工期、费用补偿的机会。
应当行使的权利没能及时行使,例如停工权、退场权、优先权。证据意识不强,不注意平时证据的收集,纠纷时处于被动。
3、在合同后期处理方面,要及时关注合同履行的结果
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正常履行结束后,要及时登记归档;出现违约,要及时沟通,取得谅解,避免诉讼。合同后期处理在经济下行、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纠纷数量持续高企的今天,需要得到施工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在必要时,这样一个沟通,有可能还需要借助更高管理层的关注和助力。
(二)建立涵盖各种类型的全维度风险屏障
合同签订时要区分不同类型合同,明确各自应该防范的重点。
对于施工承包合同:应当关注合同评审、工程签证与索赔、安全、质量、工期等履约控制、结算与支付、违约责任,要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切记不要盲目接受常见风险条款。例如固定总价下的工程范围不确定;业主和工程师对设计、施工、材料供应所享有的“认可权和检查权”条款;有关变更追加价款、索赔等;发包方为转嫁风险提出的单方面约束性、过于苛刻的,对业主责任进行开脱的。签约尽可能使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避免“黑白合同”风险。
对于分包合同:要重视供方资格审查、合同评审、计量、中期及终期结算的约定、解除合同清退分包方、付款及劳务人员工资支付、保修期或缺陷责任期的约定、违约责任,要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
对于买卖合同:应当重视供应资格审查、合同评审、验收与试验检测、发料与限额控制、付款、违约责任,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
对于租赁合同:应当关注标的物来源的合法性、合同评审、验收、检查与管理、付款、违约责任,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最末端的神经,又是企业经营中最前端阵地。在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施工项目商务管理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施策、提升管理”工作方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运用法律合规思维更好地防范风险,确保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业者加以思考和关注。
一、项目经营管理要树立“两精”精神,就是要精通工作业务,精通相关法律及合规要求
项目商务管理需要从业者树立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工期、安全、质量、进度、环保五大方面和人材机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以“巧”为心精打细算。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相关法律知识,确定行为的底线,确定不可压缩的成本费用。
(一)目标明确,找准定位
在项目中标之初,要从项目驻地建设、工程重难点、社会市场力、工料机价格、前期设计图利润点、项目人员组织等多方面事无巨细地进行讨论和思考。项目要加强与协作单位沟通,做好前期“谈判”工作;仔细核查图纸、清单,确定项目工程利润点;要深入调研,对拟合作者开展必要的业务、法律、财务方面的尽职调查工作,通过调研指导实践,多方面,多角度考察劳务队伍和协作单位。
(二)积极作为,严格管控
商务人员应当主动加强与财务、材料、设备、工程等部门的横向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提升项目效益。
(三)建立法律合规思维,以“法”为据、以“规”为准
项目商务人员应当学法、守法、用法,用最优成本获取最佳效益和收获。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项目商务人员除了要学习预算、招投标、造价、采购等一些经济范畴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了解我国合同及工程相关的《民法典》、《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和《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用法治思维,证据意识处理项目部的涉法事项。
二、项目经营管理赢在“细算”
(一)现场效益就是精打细算省出来的成本预算紧密贴合项目实际和目标,责任成本分解与管理做到卡控到位,项目进的每一项成本支出都要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为项目节约人材机消耗,真正做到每一道工序都能够严控成本。
(二)认真负责起草合同文件,参加合同编制及签订工作,处理合同纠纷、索赔等事宜。以合同为主线,以目标为导向,关注项目策划和执行。
三、以法律合规思维建立全方面规避合同风险的屏障
施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全部来自于合同,一部分是直接来源于合同义务中相关方在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瑕疵行为,一部分是来源于因签订合同带来的风险未能被相关人员及时发现,而未能做出相应的、正确的行为所导致的。
合同管理,可以说是项目商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何规避合同签订的风险?我们要以法律思维,从前期防范、中期履行和后期处理的多重角度来构建规避合同风险的全方位屏障。作为项目商务人员要切实履行起对合同依法合规签订与履行监管的职责。一旦在合同管理上出现重大失误,给企业甚至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企业可以根据制度问责,国家可以根据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一)建立涵盖防范合同前期、中期及后期风险的屏障
1、在前期防范方面,项目部要建立合同管理机制
重点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和签约流程控制(承办部门合同起草⸺�项目评审⸺�签字盖章-发放备案),要根据分级管理原则下的授权,对需要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批的及时履行报批程序。主要原因合同条款不全面、有漏洞没有将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表达清楚,引发履行争执;文字描述不严谨,不严密,书写不规范,前后冲突。
2、在合同中期履行中,始终要关注履行控制与记录
要建立合同履行台账监控,时刻关注合同履行、变更或终止情况。下列行为应当避免发生:
不做合同交底,导致真正落实合同责任的项目管理人员不了解、不掌握合同内容。
不重视合同变更管理(主体变更和设计、施工方案变更,质量和工期变更)。
应当发出、确认的书函没有或者没及时发出、确认,没能全部做到“文书化交往”。
应当索赔的没有办理索赔手续,丧失了工期、费用补偿的机会。
应当行使的权利没能及时行使,例如停工权、退场权、优先权。证据意识不强,不注意平时证据的收集,纠纷时处于被动。
3、在合同后期处理方面,要及时关注合同履行的结果
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正常履行结束后,要及时登记归档;出现违约,要及时沟通,取得谅解,避免诉讼。合同后期处理在经济下行、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纠纷数量持续高企的今天,需要得到施工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在必要时,这样一个沟通,有可能还需要借助更高管理层的关注和助力。
(二)建立涵盖各种类型的全维度风险屏障
合同签订时要区分不同类型合同,明确各自应该防范的重点。
对于施工承包合同:应当关注合同评审、工程签证与索赔、安全、质量、工期等履约控制、结算与支付、违约责任,要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切记不要盲目接受常见风险条款。例如固定总价下的工程范围不确定;业主和工程师对设计、施工、材料供应所享有的“认可权和检查权”条款;有关变更追加价款、索赔等;发包方为转嫁风险提出的单方面约束性、过于苛刻的,对业主责任进行开脱的。签约尽可能使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避免“黑白合同”风险。
对于分包合同:要重视供方资格审查、合同评审、计量、中期及终期结算的约定、解除合同清退分包方、付款及劳务人员工资支付、保修期或缺陷责任期的约定、违约责任,要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
对于买卖合同:应当重视供应资格审查、合同评审、验收与试验检测、发料与限额控制、付款、违约责任,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
对于租赁合同:应当关注标的物来源的合法性、合同评审、验收、检查与管理、付款、违约责任,掌握履行动态,收集和保存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