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4-45版
绛溪河上立标杆
——国内首座空间网状弯曲拱桥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624

  王梦悦
  12月27日,车辆缓缓驶过宽阔平坦的东一线跨绛溪河大桥,建设者们拍手欢呼。这座国内首座空间网状弯曲拱桥,开工以来备受关注,终于正式通车,为成都再添一处打卡点。
  “终于通车了,成都未来科技城南北贯通,进一步完善了天府国际机场周边配套。”项目总工夏学成长舒了一口气,项目全员总算不辱使命,顺利完成大桥通车目标,也为新城建设立下了成都标杆。
  摸着石头过河 突破世界级难题
  “我们在啃一块硬骨头,没有行业规范和经验借鉴,整个过程只能靠自己不断试验摸索。”项目经理李春权坦言,这是在走一条新路。
  东一线跨绛溪河大桥是国内首座纯钢管网壳结构弯线景观桥。桥梁方案采用国际征集,由上海市政院和西班牙CFC联合体设计,施工和运营由水电七局承担。全长292米,主跨152米,桥宽50.2米,钢结构总量约8000吨。
  该桥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异形纯钢管网壳拱结构,是国际上最复杂的桥梁受力体系之一,多项施工在国际桥梁领域都史无前例。
  由于受力复杂,结构体系的创新性,桥梁在运营期及后续运行过程的可靠性需进行验证,在施工图设计、相贯节点的加工制造以及拱肋横撑安装都存在诸多难点。
  对于建设者而言,每走一步都需花费很大力气。
  基于此,他们到处“求医问药”。组建专家咨询团队,成立BIM小组,建立桥梁BIM管理中心,抽调专人深入研究桥梁结构、施工、钢结构加工、安装焊接等多个专业,并前往宝桥、九桥、山桥、振华重工、天元等省内外著名钢结构制造厂家实地考察,参加桥梁发展大会,对国内外桥梁行业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科技创新等进行调研。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湖畔路南段356号   版权所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京ICP备 11043677号